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Forward] Two Days In Dubai

轉發Henry寫的,關於我們今年5月底在杜拜2天的見聞及感想。

Two Days In Dubai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20140326-27 Villefranche-Sur-Mer, Saint-Paul de Vence and Vence

3月26日

歷經不愉快的租車過程後,我們最終沒租到車,計畫被打亂。之後重新擬好計畫搭乘火車前往昨天餐廳服務生推薦的 Villefranche-Sur-Mer 。

顧名思義,這是座濱海的小城,我們下了火車,沿著小街漫步,根據昨天服務生的説法,尼斯及以東這一區曾經被意大利人統治過,所以以建築風格來看,房子是鮮豔明亮的色彩,和一般法國比較偏單色不同。我不知道這裡現在觀光業的現況如何,或許是因爲3月不算旺季?這裡的遊客並不多,感覺有點蕭條。但是也因此更能不受打攪的細細體會這裡的風情。



走過城區,是當初Savoy公國16世紀時的一位公爵所建的堡壘。而Savoy公國從神聖羅馬帝國下面的一方諸侯,後來成爲撒丁尼亞國王,最終成爲了意大利國王。所以即使是堡壘,裏面的建築也是典型的意大利風格--顯眼的磚紅色。



這座小城有著典型的蔚藍海岸的特色,依山傍海,綠樹覆蓋的山坡上坐落著房屋,在陽光下顯得蔚藍的海上停泊著遊艇。少了尼斯城的喧鬧,多了一股閒適,等著識貨的遊人前來探訪。



因爲當初我們計劃租車,所以這2晚的旅館是訂在郊外,我們搭火車然後是叫了車到旅館。巧的是這間旅館是荷蘭人說經營,所以除了英語,我們還能跟他們稍微的我們有限的荷蘭語溝通,竟然有種(回到家?)親切感。

3月27日

這天的計劃本來是要上山下海的,但我們決定只上山,但多去一座城。而這個新納入計劃的小城,帶給我們驚喜,是我們這段旅程中我最喜歡的地方--Saint-Paul de Vence 。這座在尼斯以西的山城有著典型的法國風格。蔚藍海岸這一區處處有藝術家的足跡,而Saint-Paul de Vence這裡也留有許多藝術家的足跡,而夏卡爾甚至選擇長眠于此。

關於這座小城,有一篇部落格已經描寫的很詳盡:藝術山城-聖保羅

這樣的地方,真的在遊客不多,還有行程不趕的時候,慢慢的徜徉其中,才能領略那種風情。





稍晚,我們前往不遠的Vence,參訪Matisse自評爲一生精華之作的Chapelle du Rosaire de Vence。




這座小教堂是Matisse送給曾經照顧他,但後來成爲修女的護士,現在依然由修女會管理。可惜的是外面的庭院並不對外開放,不然從這裡是眺望Vence的好地點。教堂内部是不能拍照的,想知道裏面的樣子可以參考下方BBC的短片:



我們進入教堂是已經有一團法國學生在裏面,坐在椅上聼著一位上了年紀的修女講解。幾分鈡后,學生們陸續離開,只剩下零星的散客。這時修女走過來問我們(一開始用法語,後來換成英語)是要靜靜的欣賞(admire)? 還是要講解。我們說如果她願意當然好,她說沒問題,只需要我們坐下來。她慢慢,但是非常詳細的跟我們解説著,教堂後方的那幅用非常簡單綫條勾勒出的聖經故事,有些宗教語彙我是不懂的。另一面墻上是聖母和聖子。祭壇旁邊則是這個修女會的聖人: St. Dominic像,Matisse的"M“簽名暗藏其中。另外2面墻則是彩繪玻璃,寓意是生命之樹。陽光透過玻璃在白色的室内灑下亮麗的色彩,讓整個室内靈動了起來。

因爲這座教堂現在仍然由修女會管理使用,所以它開放時間有限,而開放的區域也有限。所以參訪的感覺不是那麽的盡興和自在。但是和修女的交流對話讓我們感覺到她對這座教堂的喜愛。而這座教堂對建築師本人的意義就更加特別:Matisse本人並不是教徒,當好友Piacasso知道他要建一個教堂時,還笑他說:”你不是教徒蓋什麽教堂,你那麽愛吃,應該蓋個市場。“ 但是Matisse說在他進行教堂的工作時,他感受到了上帝。最後他呈現給世人的,就是這一座小教堂。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20140325 Nice

繼昨天見識過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後,今天我們一整天就待在尼斯。

一早搭公車進城,重訪東正教教堂。尼斯這座東正教教堂,是為了服務越來越多前來渡假甚至定居的俄羅斯貴族,由最後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出資建造,完成于1912年,隸屬於俄羅斯東正教會。不同於一般在西歐的天主教教堂,在東正教教堂中會有許多聖像,教徒以聖像來瞻仰耶穌、聖母和聖人們。這是我們所造訪的第一間東正教教堂,在新奇之餘,也讓我們更想去莫斯科看看Saint Basil's Cathedral或是去Belgrade看看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Temple of Saint Sava。




 之後我們坐電車到Acropolis站,旁邊是尼斯Acropolis會展中心,往回走則是以當地作家Louis Nucéra命名的圖書館及尼斯當代美術館。圖書館建築上是一個花園,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雕像,中午時間有一些年輕人在花園上野餐。



我們在圖書館內消磨一些了時間,即使是大中午,圖書館內人還是不少,而且許多人還一次借了不少書。圖書館的相關資訊見此:http://www.bmvr-nice.com.fr/opacwebaloes/index.aspx?IdPage=76

圖書館裡有一個關於數學的展覽,雖然我們看不懂法文,但是數字和圖表是懂得,裡面介紹了一些以前學過的數學定理和概念,還有一些圖書館收藏的中世紀的數學相關著作。

離開圖書館後,我們隨便解決了午餐後,漫步在尼斯舊城區。舊城區是尼斯歷史的縮影,狹窄的街道,有著明亮色彩多數為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但因為快下雨了,少了陽光的舊城,再加上腳步變急的行人,呈現出蕭瑟的感覺。因為下雨,所以我們只在舊城待了很短時間,沒有在這裡的廣場上來點當地各色餐點及悠閒的來杯下午茶,或許因為這樣,回憶起來,尼斯舊城對我而言,並不是那麼的吸引人,威尼斯或是佛羅倫斯的舊城區,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一場午後陣雨終於下了下來,我們跳上電車,慢慢遠離觀光區,在車上觀察當地人和他們平常生活的地方,一直坐到終站。到了終站時,雨已經停了,我們又坐車回到市區,漫步建在河上的綠地公園,裡面的兒童遊樂器材十分可愛。市中心的Place Massena,路燈十分"前衛"。





之後我們爬上城堡公園,想要一覽天使灣的美景。可惜天氣依然不佳,灰濛濛的天空,再加上強風,實在有點掃興。



頂著強風欣賞了一下美景後,我們坐電梯下到山下,到達昨天散步的海灘,這時陽光稍稍露了臉,坐在小石子組成的沙灘上,看著潮起潮落,聽著石子滾動的聲音,突然想起了花蓮七星灘,想起了故鄉。



有鑑於想嘗試一下當地菜又不想踩雷,一早我們在網上搜尋了許多人推薦的餐廳後選定了一家。當我們從海邊離開大概是6點左右,不過因為餐廳的晚餐時間是從7點開始,所以這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打算找個地方坐下來享受一杯茶或是咖啡,最後我們找到一家salon de thé,在Rue de la Roge上,靠近Rue Droite,不大但是十分溫馨,由兩個女人開的小店,專賣有機茶。其中一位,Paula和我們聊了一下,她是阿根廷人,為愛兩地跑了一段時間後最終定居在尼斯,她教了我們一些簡單的法文單詞和法語發音規則,我只能說,比起其他語言,法語的發音規則滿複雜的。所以雖然一直覺得法語聽起來很浪漫,但是我想我這輩子除非搬到法國,不然我是不會學法語的。

坐在溫馨的茶屋喝了杯熱茶,和Paula聊了大半個小時,原本在外一整天加上被強風吹的有點疲倦的我們,感覺又重新充滿活力。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前往今早選中的餐廳:Acchiardo。


我們是第二組到的客人,坐下來沒多久,陸陸續續進來的客人很快就把餐廳坐滿了,從聽到的語言來看,絕大部分都是外國遊客慕名而來。理面的服務生都長的很不錯,還是不同的類型。負責我們這張桌子的服務生是屬於斯文型的帥哥。抱著享受的心情,每一桌都點了酒,我讓服務生推薦了比較甜的白酒,他推薦的是Uby Gros et Petit Manseng。

我們的主餐是羊排和魚排,口味都不錯,酒也OK。

坐我們旁邊的是一對老夫妻,我們一直在猜測他們的國籍,因為他們講的語言不是我們常聽到的幾大語言,但是又帶有一些日耳曼語系的單詞,我猜測是北歐某一國。後來服務生跟我們聊了幾句,問我們從哪裡來,對尼斯的印象,還有旅行計畫等等,他跟我們簡短說了一下尼斯的歷史,並推薦我們尼斯附近的小鎮Villefranche-sur-Mer。之後隔壁的那對夫妻也跟我們聊起來,他們來自瑞典,住在我們曾經去過的Helsingborg附近。他們曾經參加郵輪旅行去過台北。他們每年都會來尼斯這裡度假,這間餐廳他們也來過好幾次,那位太太推薦了提拉米蘇,也真得不錯。這一餐我們吃得很滿意。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20140324 Monaco


昨天晚上從Rotterdam飛抵Nice後,今天一早正式開始了我們了蔚藍海岸之行。

根據天氣預報,今天是我們在這邊的幾天中天氣最好的一天,怎能不好好把握?一出門果然是陽光普照,飯店旁有尼斯城的公共腳踏車,但是還得打電話開通,想想就算了。之後還是坐火車進城,到了第一站--西歐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不過周一不開放,我們想了想決定更改計畫,把今天的尼斯城遊覽和明天的摩納哥調換一下。事不宜遲,馬上回到火車站,買了票就往摩納哥去啦!

二十分鐘左右的車程,沿著在陽光照射下美麗的蔚藍海岸,我們又踏入了一個新的國家。蒙地卡羅火車站就在山洞中,可以瞥見我們在山腰上 。下了扶梯,又走了一段隧道,才真正到了海邊。一眼就看到停泊著的許多遊艇。




時間以近中午,我們就近找了間生意不錯的餐廳吃飯,水準普通,但是消費水平的確是符合這個國家的富裕程度,一盤份量不大但就要20多歐的餐點和一瓶6歐的小瓶飲料,真的是不值這個價。

之後我們坐巴士到了摩納哥舊城區,這一區才是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沿著步道緩緩爬上山丘,視野也越來越好。


山丘上有他們的皇宮,還有他們"開國始祖"François Grimaldi的雕像,傳說中他在1297年奪下這座要塞,之後Grimaldi就統治著這塊土地直到今天。





 這裡的街道挺有味道,不過美國遊客不少,也難怪街上有好幾個著葛麗絲凱莉相片的解說牌。從山丘上往下望,沿著海岸和山壁間密密麻麻的高樓,難怪這裡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



之後我們搭公車從摩納哥到了蒙地卡羅,我們一路坐到了底站,路上經過了被當成F1賽道的市區街道,蒙地卡羅賭場,還有一般居民生活的區域,不大的街道被一棟棟高樓兩邊包夾著,

感覺真的很擠,非常像香港。

之後我們回到了蒙地卡羅賭場前,很可惜沒有見到傳聞中名車停滿的盛況,我們看到最高檔的車是法拉利。要進賭場必須要寄物,我們想想就算了。只在旁邊買了明信片。




今天來摩納哥主要就是還見識這邊到底有多有錢,多擁擠,身處其中真的覺得格格不入,所以我們就回尼斯了。

回尼斯本來要直接前往城堡公園欣賞有名的天使灣(Baie des Anges)的美景,但是我們公車坐錯方向了(同一條路線往兩個不同方向竟然在同一個站牌等車),所以我們又觀光了一大圈,等到了山下電梯時電梯已經關了(明天請早),我們只能沿著港灣散散步。3月的尼斯還是不夠熱,海灘上沒有人戲水和日光浴,很難想像這邊在夏日時人滿為患。

在附近充滿了餐廳的舊城區被其中一家熱情的老闆娘拉進去後吃了一頓價位比摩納哥親民,但還是比我印象中的法國餐廳價位高的晚餐,當時覺得餐點還不錯,不過之後有比較才知道。沒來過得人請聽我的忠告,尼斯絕大部分的餐廳都是給觀光客吃的,價位都不低,而且我認為大部份的性價比都不高,請提早做功課,慎選餐廳。

吃完了晚餐,本來想搭公車回飯店的,結果發現公車9點後就沒了,我們趕緊回到火車站,還好最晚一班火車是9點40分,所以想要夜生活行程的人,最好住在市區。









20140420 春遊Nuenen


今年歐洲的春天來的早,3月份已經充滿生機,4月已是春意盎然,生氣勃勃。趁著難得的長週末,出去踏青。選來選去,我們最後決定去了Nuenen,離我們非常近,就像鳳山之於高雄。為什麼要去那裡?先看看下面照片。

在我後方的是荷蘭名畫家Van Gogh。是的,他曾在這裡和家人一起住過兩年(1883-1885),之後他到安特衛普,再前往法國後,應該就不曾再回來過。

他在這裡時,租了一間畫室專心研習各種繪畫技巧,畫了很多靜物和這邊的人物及風景,最後積累成了他早期的名畫:Potato Eaters。

當時的Nuenen是個小農村,現在的Nuenen是個適合養老的小鎮,我們在鎮上看到不少大齡人士開著不錯的車子,還有不少高檔餐廳及獨棟房子。週日漫步在鎮上是非常寧靜舒適的。

我們在Nuenen的遊客中心碰到熱心的老太太跟我們介紹Van Gogh,他的家族和Nuenen的關係,老太太本身也是個畫家,現在就在遊客中心作義工,不過最後我們還是沒有花每人7歐去參觀遊客中心後方所謂的"高科技"博物館,博物館內以互動方式介紹Van Gogh和他的畫作,但對已經去過阿姆斯特丹Van Gogh Museum和在國家公園內Kruller Muller Museum參觀過許多畫家真跡的我們,絕對沒這個必要性。

在公園內野餐過後,我們就跟其他遊客一樣,漫步在Van Gogh曾走過的街道上,看到他的家,他初戀情人的家,還有他父親工作的教堂,這些地方都還保留著他畫中的模樣。



 
Van Gogh全家人在Nuenen的住家


Van Gogh父親工作的教堂


最後附上幾張鎮上的照片: